http://www.fuzhouwl.cn/zhuanxiantwo.htm 上海至福州物流贸易是很多亚洲企业的生命线,尽管亚洲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受到触发全球信贷紧缩的华尔街有毒资产的侵害,但随着遭受危机重创的西方市场对亚洲出口产品的需求骤降,很多亚洲经济体的增长仍然出现大幅下滑。与订单剧减相比,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出现显著上升。采访的中小企业均表示并未感受到海外市场反贸易情绪或壁垒的影响。
这意味着亚洲国家必须寻找欧美市场以外的增长点。刺激区域内需是一种选择,中国当前为此作出的努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有关的一种尝试是推动亚洲国家彼此间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全然依赖来自西方经济体的需求。换言之,亚洲各经济体应当将欧盟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后者区域内贸易约占其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这种努力同时还具有其政治意义,原因在于中国或其它任何一个亚洲经济体都无法像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那样通过出口实现复苏,眼下它们西方的贸易伙伴也不会允许它们这样做。中国对与邻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所表现出的热情显示,它对亚洲区域内贸易持以欢迎态度。
亚洲区域内贸易增长快,事实上近年来亚洲区域内国家间贸易已出现了大幅增长。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8年,东亚(不含日本)、东南亚国家区内贸易在其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增长了10个百分点,从31.7%上升至42%。不过仔细研究一下贸易基本格局,我们便会发现这些数据所折射的变化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亚洲区内贸易当前的发展形势反映出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亚洲各国不过是处于漫长的跨国供应链上的不同环节、各有专攻而已。举例来说,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原材料首先被运往台湾地区或韩国这样的元件生产地,之后后者生产的产品再输往中国的低成本工厂进行最后组装。从玩具到平板电视等种类繁多的制成品大部分最终会出口欧美市场,在洛杉矶和伦敦等地上架销售。
这种区内贸易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它无法保护亚洲经济免受区外需求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亚洲各国应加大彼此间制成品贸易所占的比重,如此区内贸易才能真正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独立运转的火车头。要实现这一目标,亚洲国家就必须扩大对于此类产品的内需。亚洲开发银行指出,中国正在对其进口实施长期性调整,由进口元器件转向进口制成品,这一变化令人感到鼓舞。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亚洲开发银行称:“中国正在由一个产品组装国向消费国转变。”尽管亚洲其它国家的这种转变比较不明显,但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主要经济体都有潜力成为带动区内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的火车头。这也是大势所趋,因为亚洲各国都已认识到依托对西方出口实现增长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的那样:“亚洲要想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就必须更多地依托区内内需而非出口来推动经济的复苏。” 事实上区内贸易和地区间贸易对亚洲各国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其必须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原因所在。世界银行对亚洲国家贸易便利化的评级(评定各国在海关办事效率、运输成本和出货及时性等指标上的表现)结果显示,尽管这方面的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改善的空间。1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中国、泰国和印尼等)大多数的得分在3.01至3.64之间(满分为5分,分值越高显示贸易便利程度越高),只有两个国家(新加坡和日本)的得分在4分以上。
上海至福州货运 令一些经济学家感到忧虑的是,这些互相交织的自由贸易协定只不过会导致一种无序的“面条现象”,可能造成贸易的扭曲。此外,亚洲开发银行称很少有亚洲企业熟谙如何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包含的诸如优惠关税、便利的市场准入等各种利好政策及其它商业机会。2007年——2008年针对609家东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利用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的各项优惠的企业仅占22%。尤需注意的是,调查结果表明很多中小企业缺乏把握各类海关税则和文件规定的能力,因此也无法对自由贸易协定相应条款善加利用。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们至少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指导和信息,最为理想的是,各国能够在世贸组织主导下达成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或全面的贸易自由化协议,与达成更多的双边贸易协议相比,这给予企业的帮助要更大. |